1. 去避暑山莊旅游的目的是什么
承德避暑山莊又名皇家避暑行宮
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莊,成為清王朝的第二個(gè)政治中心;1723年設熱河廳;1733年雍正取“承受先祖德澤”之義;賜字“皇承天德”釋義先皇秉承天地化育萬(wàn)物的恩德;并設承德直隸州,始稱(chēng)“承德”;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(huì );1955年,熱河省建制撤銷(xiāo),承德劃歸河北省,為省轄市。
承德的避暑山莊及其周?chē)聫R是中國十大風(fēng)景名勝、旅游勝地四十佳、國家重點(diǎn)風(fēng)景名勝區,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,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。
承德避暑山莊,又名“承德離宮”或“熱河行宮”“皇家避暑行宮”,是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、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、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、中國四大名園之一。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,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(cháng)的谷地上,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(wù)的場(chǎng)所。
承德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(康熙四十二年),經(jīng)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歷時(shí)89年于1792年建成,占地564萬(wàn)平方米,是世界現存最大皇家園林。1961年被國務(wù)院公布為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。避暑山莊按中國地理形貌選址設計,以西北山區、東南湖區、北部平原區之地形地貌構成中國版圖的縮影。
2. 避暑山莊由什么組成
歷史上圓明園由圓明、長(cháng)春、綺春三園組成,占地5200余畝(350公頃)。
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,前身清漪園,頤和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,始建于1750年,1764年建成,面積290公頃(4400畝),水面約占四分之三。
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,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開(kāi)始在此大興土木,疏浚湖泊,修路造宮,至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建成36景,并建好山莊的圍墻。雍正朝代暫停修建。干隆六年(1741年)到干隆五十七年(1792年)又繼續修建直至完工,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,形成界墻內約占地564公頃。
3. 避暑山莊有哪些景點(diǎn)有意義
1、忻州五臺山
2、長(cháng)治沁源太岳山
3、大同渾源恒山
4、晉城澤州玨山
5、晉中介休綿山
6、晉陽(yáng)大寨虎頭山
7、長(cháng)治上黨大雄山
8、晉城高平羊頭山
9丶忻州寧武管涔山
4. 去避暑山莊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意思
健康為中心發(fā)展旅游的目的也是為發(fā)展旅游事業(yè),豐富人們生活,拓寬視野
5. 避暑山莊的主要景點(diǎn)有哪些
通票包括:避暑山莊(含博物館)90元;普寧寺50元;普佑寺20元;普陀宗乘之廟(小布達宮)40元;須彌福壽之廟30元;普樂(lè )寺(圓亭子)30元;安遠廟(伊犁廟)10元。全票價(jià)270元/人,優(yōu)惠價(jià)230元/人。